红绿灯安装有规范
目前我市有将近1900个红绿灯路口,交警部门是依据什么判断哪些路口适合装红绿灯的呢?
据介绍,市交警部门在路口新建红绿灯之前都会调查路口的渠化组织、交通流量还有往年的事故情况,然后参考《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核实路口是否满足安装红绿灯的几何条件、流量条件和事故条件。除此之外,还要综合考虑路口的区域位置、上下游间距等情况确定路口是否适宜安装红绿灯。
由于我市红绿灯建设主体多样,交警部门在接收外单位移交的已设置红绿灯路口时也会根据以上情况考虑是否启亮红绿灯。
红绿灯配时有学问
“为什么红灯等了100多秒,绿灯才20来秒呢?”我市很多司机在经过诸如新洲红荔路口、皇岗笋岗路口时都会有如此疑惑,我深圳市公安局交警局交通科技处给予了答案。
监控管理科副科长刘义介绍,目前我市早晚高峰期间,红灯时间在200秒左右的有众多路口,集中体现在如新洲路、笋岗路等主干道上。这些主干道往往与北环大道、滨河路等快速路相连,车流量巨大且较为连续,通行的需求也是连续不断的。一方面这些路口使用的是箭头灯,在箭头灯下,车辆按方向行驶,通行的安全性有大幅度提高,但是每个方向轮流放行,通行效率也会下降。如果是圆饼灯,虽然通行效率比箭头灯高,但是转弯车辆和直行车辆如果不礼让,就会导致路口秩序混乱,所以必须使用箭头灯。 另外,实践证明,一个十字路口的信号周期越长,交通高峰消散的时间也就越快。
“一个信号周期中,车辆起步和黄灯都会造成时间的损耗,这个损耗时间占用通行时间越低越好。”刘义说,“比如一个路口的信号周期是120秒,每个方向损耗时间为10秒,总共就损耗40秒,通行时间只剩80秒。但是如果信号周期是180秒,损耗时间是固定不变的,还是40秒,通行时间就有140秒。周期越长,消散拥堵的时间就越短。但并不意味着无限的扩大周期,而是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我市信号灯控制居全国前列
“国内率先实现信号灯无线GPRS联网”、“全球首个红绿灯动态倒计时器”、“路口喇叭化改造”,在这些拗口的专业术语后面,是交警部门经过多年摸索,积累起来颇具深圳特色的交通信号控制管理经验。
据介绍,我市的红绿灯设置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还是单一的圆饼灯,但随着特区的发展,交通流量日益增加,简单的圆饼灯已不能满足需求,为提高交通管理的精细化,深圳市公安局交警局于1985年在国内首创了多相位箭头信号灯并于1988年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每天都和信号灯打交道的刘义说道,我市的信号灯控制理念是以人为本兼顾效率。行人在交通参与者中处于弱势地位需优先保障,行人和右转机动车都较多的进口道红灯允许右转会降低行人的有效过街时间,增加行人过街的事故概率;行人和右转机动车都较少的进口道红灯允许右转对右转车的通行能力提高不大,因为本来右转车就少。基于以上考虑,我市大面积控制右转车辆。“作为交通管理者,不可能只站在机动车或者只站在行人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必须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刘义说。